领导讲话

通知公告

各镇动态

首页 > 党建要闻 > 党建新闻 > 媒体眼中的麟游党建 > 正文

【陕西日报】麟游村干部:常串门 多问问 解难题 暖人心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 2015-12-30 发布人: 麟游党建


 

 本报记者 薛向群 通讯员 李经伟

11月13日,虽刚入冬,但在山城麟游,却是寒风凛冽,侵人肌骨。这天丈八镇豁口村党支部书记赵红超一大早便带着村上的干部到群众家中去“串门”,他们的任务是走访了解村上群众的冬季生产生活困难,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家庭送去取暖用煤。由于赵红超经常这样“串门”,村民给他取了一个形象的别称—“暖心书记”。

再仔细了解,发现像赵红超这样的“暖心村干部”,在麟游县还真不少。而这一现象确实与今年麟游县委在村级干部中开展的三项主题实践活动有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欣介绍说:“为了疏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麟游县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向村级延伸,在村干部中组织开展了‘干群大串门、架起连心桥’、‘深入农户接地气、服务群众心连心’和‘践行高标准、争做四有村党组织书记’三项活动,引导村干部经常性深入群众,访民情、办实事、转作风、惠民生,真正成为群众的暖心人。”

“常串门”、多联系,干部群众“一家亲”

“李文忠老人孤身在家,种了3亩玉米,需要帮忙收获;马召林家厨房屋顶漏水,需要赶紧翻修;李让虎家需要帮忙办理大病救助…”翻开该县酒房镇花花庙村党支部书记王红旗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群众的急事、难事和“鸡毛蒜皮”的小事。说起村里的情况,哪家有几口人、几亩地,有什么困难,事无巨细他都能“一口清”。用群众的话说,“王支书就是大家的‘管家婆’。”

让村干部当好“管家婆”正是麟游县开展“大串门”活动的初衷所在。该县要求村干部每月要到全村每家每户串门走访一次,同时每人结对帮扶1户困难群众,联系弱势群体家庭5户——10户,对五保户、低保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老上访户等特殊户,要经常走访、随时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帮助排忧解难。

“村干部和群众的心贴多近,群众就和村干部的心贴多近。”两亭镇两亭村78岁的老党员孙志耀说,他和老伴一直住在老土坯房里,自己腿有残疾,老伴又患重病,生活很艰难。村党支部书记胡东红经常到他家串门,嘘寒问暖,逢年过节还总送去一些米、面、油。前几天连降大雨,胡东红串门时发现孙志耀家的土院子成了泥塘,门都不能出,屋顶也严重渗水,随即便召集村上干部和热心群众,帮助其在院子铺上砂石,补修房顶,还计划村上筹钱先为老两口建两间活动板房,再逐步实施搬迁。

“山里群众居住分散,以前村民找一趟村干部办事很不方便,现在村干部主动找上门问困难、问需求,大家同坐一张圆桌,心贴得更近了。”谈起“大串门”活动,不少人竖起大拇指。

结穷亲、办实事,服务群众“不下线”

年近70岁的王志林,是九成宫镇良舍村柳坡组人,今年4月份儿子不幸去世,儿媳和孙子无力对其进行赡养,老人独自一人住在半山腰的破旧土房中,无人照看。“我腿脚不灵便,有时候疼起来都下不了地,多亏了小闫和小静经常来帮忙。”老王满脸欢笑地说,“我没了一个儿子,却得了一对‘儿女’!”老年节这天,笔者在老人家中,见到了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对“儿女”——良舍村的大学生“村官”闫继刚和吕静,两人正忙着挑水做饭,要给老王过一个像样的老年节。他们从今年5月开始,就轮流来照看老人,闫继刚说:“我们要像照顾亲人一样照顾好老王叔。”

“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做好服务这篇文章,不能光喊口号,更不能搞一阵风,而要常态化、长效化,永远‘不下线’。”九成宫镇党委负责同志介绍说,“通过开展‘深入农户接地气、服务群众心连心’活动,大学生‘村官’与群众结了‘穷亲’,就能真正扎下根来,在察民情、访民苦、解民难的实践中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发挥作用。”

九成宫镇县北村去年还是提不起的“后进村”,班子软弱涣散、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群众意见很大。年初村党组织换届时,大学生“村官”梁飞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立即把全村农户走了个遍,从群众最关注、反响最强烈的增收问题抓起,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千只乌鸡散养养殖场、500头肉牛养殖场。同时,一面策划设计,一面引进客商,发掘境内石鼓峡景点,建设以草莓、樱桃为主的农业采摘观光园和阳光生态酒店,带动60多人就近务工,预计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现在的大学生‘村官’踏实能干,把咱老百姓的事当事,多来几个才好哩!”不少群众这样感慨。

比作风、创先进,争做“四有”好“村官”

进入麟游县丈八镇桑坪村,随处可见地里种植的中药材,村党支部书记田联合介绍说:“村上与宝鸡向源中药饮片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已落实种植面积2300多亩,在企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下,预计亩均增收将突破3000元。”促成这桩好事的,正是该村的第一书记、宝鸡市中医药管理局业务科副科长王信中。

前不久笔者见到王信中时,他正忙着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议成立专业合作社,想为群众增收再添一层保障。“最近一个月,王书记周内在村上走访农户,搞调研、做规划,周末带着村上的干部跑企业、谈合作,有时候连家都回不了。”田支书告诉记者,“王书记是中医药管理局的,懂专业、有路子,村里的群众都愿意跟着他种药材。”

麟游县重点在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中组织开展的“践行高标准、争做‘四有’村党组织书记”活动,要求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都要按照“四有”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标承诺,积极践诺,组织上每年进行评比表彰,其结果要作为实绩评定、考核等次确定的重要依据,这有效地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常丰镇常丰村有375户1522人,但80%的青壮年劳动力全部外出务工,留下的多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一到农忙季节缺劳力的问题便十分突出。村党支部书记许新红想了一个“妙招”: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在家的年轻党员成立代耕公司,帮助这些家庭代耕代种。

“有了代耕公司,我们就能在外安心挣钱了!”该村许二组农民许培军和妻子常年在广州打工,家里17.5亩承包地全交由“如家”代耕公司打理,所有服务项目只需一个长途电话就能搞定,服务费则打进公司银行卡就行了。

常丰村的这一创新做法被周边镇、村纷纷效仿,目前多家代耕公司正在组建之中。

“‘四有’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干部标准,我觉得作为村干部,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促进村上发展出力,为解决群众困难出力,真正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满意!”许新红在他的争做“四有”党组织书记心得体会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